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面粉价格行情 >
2018年小麦市场展望【3月5日】
点击海韦力语音服务
HAIWEILIGAILIANGJI
展望2018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继续引领各行各业稳健发展,农业、粮食的各项改革措施深入推进。展望2018年,国内小麦丰收基础牢固,市场供应渠道多元,消费稳中略增,总体供需格局好于上年。小麦临储政策倾向于调结构、去库存,下调临储交易底价和继续下调2019年托市收购价的可能性极大。预计2018年小麦价格不会出现反常表现,维持在合理区间内运行将是大概率事件。
(一)播期条件良好奠定丰收基础。
总体来看,2017年主产区秋冬种开展略有推迟。至12月底,西北地区、华北、黄淮东部冬小麦处于越冬期,黄淮西部和南部冬小麦处于分蘖期,江淮和江汉、西南地区冬小麦处于三叶至分蘖期。其中,河南南部和西部、安徽 北部等地发育期较常年偏晚。全国冬小麦整体 长势良好,一、二类苗比例分别为20%、78%。基于近5年我国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数据分析, 预计2018年我国小麦产量将稳定在1. 29亿 ~1. 31亿吨之间,而总体质量的高低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收获期气候状况。
(二)供应局面预计好于上年。
预计2018年上半年国内的小麦供应渠道主要是临储小麦投放。根据临储小麦交易的统计情况,如不考虑成交未出库或是解约撤单的数量,粗略估算,截至2017年12月底,临储小麦剩余在7900万吨左右。其中,2017年收的托市小麦颗粒未动,收购量即等于可供应量,为 2380万吨;2016年小麦已经成交80万吨,剩余约2774万吨;2015年小麦成交577万吨,剩余约1500万吨;2014年小麦成交1310万吨,剩余约1226万吨;2013年及之前的托市小麦剩余数量相对较少。由于2017年夏收期间小麦收储力度较大, 主产区的农户手中基本上没有小麦库存;民营贸易商手中库存相对有限,加之对后期小麦价格的不确定性以及对政策的预期,民营企业或 在2018年前两个季度降低自有库存;其他诸如各级储备轮换、移库小麦投放、临储进口小麦投放等计划性供给,因其数量有限,仅能改变区域性供需关系,难以承担起市场供应主力军的角色。
2018年下半年,新产小麦全面上市并流通 ,如新季小麦的产量及质量能达到常年平均水平,则托市收购全面启动的可能性降低,进而导致市场收购行为减弱,价格在集中收购期内难以出现大幅上涨将进一步削弱企业建立高水平库存的积极性。
基于上述分析,2018年市场上小麦供应局面将好于2017年,一是临储小麦库存依旧处于较高水平,考虑如何“去库存”将是重点方向 ;二是或出于对新麦上市时期价格的不满意,农户手中存粮将局于2017年;二是企业将根据新粮上市后的行情走势,来适度控制自有储备。
(三)基础消费坚实,存在增量机会。
长期以来,小麦的消费构成主要集中在口粮及饲料两个领域。口粮领域主要是用作制粉消费。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全面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面粉的上游加工至下游消费影响深远,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劣质产能不断淘汰,市场竞争正从过去的无序竞争、价格竞争,转向品质竞争、品牌竞争。产能利用率也 出现明显分化,尽管全行业的平均开工率仅在 50%左右,但行业龙头、特色加工企业、产品差异化企业的平均开工率却都在80%以上。预 计2018年,全社会的面粉消费量不会出现大的下滑,相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底部坚实、韧劲増强或将为口粮消费带来增量机会。
小麦加工副产品价格的高低、需求的强弱 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加工企业的经营利润和开工积极性。从2017年麸皮和次粉的价格走势来看,未出现暴涨急跌的行情。预计市场的供需以及替代品的多募依旧主导2018年副严品的价格走势,总体表现温和为主,区间震荡将成为常态。小麦的饲用消费自2011/12年度达到创纪 录的2 8 0 0万吨后,逐年下降,机构预测2017/18年度饲用消费将降至500万吨。很明显,小麦的饲料用量极大程度上受到玉米的价格走势影响。小麦的饲用渠道除一定数量的水产饲料和少量禽料定量使用外,取决于小麦和玉米的比价关系。以猪饲料为例,如不考虑不同企业的配方差异,理论上小麦与玉米价差在150元/吨之内都存在替代机会。综合考虑2017年东北、华北玉米生产情况以及2018年国内玉米的供需形势,粗略估算2018年国内玉米的市场平均价格预计不会高于2200元/吨,如果2018年小麦价格延续2017年的价格趋势,那么小麦、玉米 的平均价差或在300元/吨左右,过大的价差阻止了小麦的饲料消费用量回升。
同时,预计进口饲料辅料如高粱、大麦等 ,以及饲料中其他辅料如粕类等难有更好表现也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小麦的饲料消费。
(四)政策价格极可能继续下调。
政策粮收购方面,除了各级储备根据上级部门下发的收储计划和指标按照市场价格进行收购之外,2018年托市收购政策继续执行。根据2017年四季度小麦的价格走势,并综合2018 年上半年的市场供需格局判断,2018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或在部分托市省份启动。其中,河北、山东的启动难度加大,河南、江苏或部分地区启动,安徽、湖北存在启动的可能性。如果2018年新季小麦产量和质量达到常年平均水平,预计2018年的收购总量和托市收购量将同比下降。综合考虑2018年企业经营情况、价格运行情况、国内供需形势、农民购销心态等因素,预计2018年全社会累计收购总量或低于2017年水平,预计在6800万~7000万吨之间,其中,小麦托市收购量预计在2000万吨左右。
政策粮交易方面,一方面,投放近年度托市小麦的可能性极低。在2017年四季度,每周投放的约200万吨托市小麦中,2014年产的托市小麦约占70%, 2015年的约占20%,2016年的约占8%,预计在2018年政策粮的市场供给方面 将依旧以这些年份小麦为主。另一方面,2018 年临储小麦的交易底价极可能向下调整,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通过下调交易底价来加快临储小麦库存结构的调整;二是配合2018年乃至今后小麦托市或流通政策的变化;三是通过下调政策价格来加大市场供应量,并适度控制通胀预期。
小麦托市政策方面,预计在2018年10月份将继续发布并下调2019年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格。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保持一定程度的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让种粮农户在“去政策化”的过程中逐步适应;二是进一步降低政策对于小麦市场的刚性影响,为逐步实现小麦品种的“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机制奠定基础;三是更有利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同时也有利于农村土地利用率的提升。基于此,笔者建议2019年的托市价格调整至2240元/吨 左右。
(五)行情将维持在合理区间运行。
预计2018年国内的小麦价格较难出现反常表现,维持在合理区间内运行将是大概率事件。以标准品质三等白麦为例,预计在2018年接新前,主产区陈小麦(不完善粒在5%以内)的到厂平均价格或在2480~2580元/吨;如果2018年新麦平均质量正常,新麦上市初期的粮库主流收购价格或在2240~2320元/吨之间;收购期结束至年底,预计主产区加工企业的入厂平均价格或在2460~2580元/吨,其中,华北地区的小麦平均价格或在2500~2580元/吨范围,江淮 、黄淮地区的小麦平均价格或在2460~2540元/吨区间运行。
购买指南
点击海韦力语音服务
网上购买:
客户可以通过淘宝、京东网上购买海韦力产品。比如:登录淘宝网搜索“海韦力泡打粉”即可。
当地购买:
全国各县市大都有海韦力专营店,想要查询当地海韦力销售点,请电话联系或留言给我们!
联系电话:0371-63577775、63577776